心理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科普及 > 心理百科 > 正文

人际关系里总有莫名其妙的压力 ——警惕投射性认同

发布日期:2022-11-15  作者:       点击量:

投射性认同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概念之一,最早由克莱因提出。在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里,投射性认同是一个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行为模式。它源于一个人的内部关系模式(即当事人早年与重要抚养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的内化成为自体的一部分),并将之置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领域中。

投射性认同是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行动或者做出反应的人际行为模式。这与投射有所不同,投射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活动,并不需要任何的外显反应,如在敌意的投射中,进行投射的人认为他人是愤怒的,或者脾气是不好的,而不管他人实际上可能有的感受和行为。另外,投射并不需要面对面的互动便可以发生,而投射认同实际上涉及了对他人行为和情感的操纵。

简单来说,投射性认同需要对方做出对应行动,而投射则不需要。

依赖型投射性认同:

使用这种投射认同的人,通常在做决定或需要独立行事的时候,不管在怎样的情况下都会有求于人。但实际上这种人是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其内在逻辑是,我如此无助,你必须帮我,否则就是不爱我。

权力型投射性认同:

使用这种投射认同的人,通常是诱导出他人的软弱、无能感,从而实现自己的控制欲和权力欲望。

其内在逻辑是,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否则就是不爱我。

迎合型投射性认同:

使用这种投射性认同的人,通常是竭力诱导他人身上的内疚和感激之情,从而实现自己的成就和拯救欲望。

其内在逻辑是,我对你百依百顺,你必须接受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情欲型投射性认同:

使用这种投射认同的人,性是生活的主题。当事者是通过性的方式来建立关系,并以性保持的关系来诱导他人的情欲反应,从而满足性欲和控制欲望。

其内在逻辑是,我这么性感(这么有性能力),你必须满足并对我好,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碰到这些情况时,大家要及时察觉,一定要说出来,破坏这种“关系”。“你一直这么崇拜我,让我压力很大,我不喜欢这种感觉”等等,直接将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打破这种关系非常重要,需要注意的是,澄清关系“对事不对人”,是拒绝关系,而不是否定别人。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能够及时察觉,作出应对,这次的科普就到这里啦。

返回顶部